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 基层动态 >

海安滨海新区:“好人效应”落地生根

海安滨海新区:“好人效应”落地生根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202211月,江苏省海安市滨海新区“好人之家”正式对外开放。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市滨海新区大力厚植“志愿之城  好人之乡”的文化土壤,建立好人培育、选树评选、宣传推广、激励帮扶的长效机制,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社会氛围。截止目前,滨海新区共18人获评海安好人,3人获评南通好人,4人获评江苏好人,3人获评中国好人。全区注册志愿者13000余名,志愿服务队188个,记录志愿活动1000余项。

纪育明是一位有着多年丰富经验的“船老大”,曾多次将海上遇险的船员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多次荣获“海上见义勇为好船长”、“海上侦查行动先进个人”,他的渔船——苏海安渔00269也成为渔民心中默认的“编外搜救船”。2016916日,为躲避台风,纪育明带领船员收网回港。就在这时,船上对讲机传来了呼救请求,来自如东洋口8名船员发生翻船事故危在旦夕。纪育明驾船全速前进,最终将人成功救起。事后,据有经验的渔民介绍,出事海域水深有四、五十米,离岸近300公里,若是没有纪育明,他们恐怕凶多吉少,纪育明也因此荣登“中国好人榜”。几年来,纪育明向村慈善工作站累计捐款1.2万元,资助困难村民2.7万元。

引领价值导向,崇德向善之风遍吹“好人之乡”

选树好人模范不仅对先进人物自身是一种激励,更能引导广大群众见贤思齐、反躬自省,筑牢全区文明根系。

“好人之家”——纪育明好人工作室是以滨海新区渔民群体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为代表打造的,如中国好人纪育明、英雄船长董相宏、海安好人张云等。他们的善行,让群众感受到了滨海新区生生不息的好人精神和榜样力量。

好人工作室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充分发动身边好人、行业标兵、乡贤、先进模范等加入滨海好人志愿服务队,为好人志愿者发光发亮提供制度化的“土壤”和更大的平台。滨海新区上下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蔚然成风,滨海大地典型接力、英雄辈出,形成了备受瞩目的“好人现象”。

弘扬好人文化,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一个好人就是一个火种,好人工作室将更多好人凝聚在一起,彼此激励带动,形成善的洪流,让“好人效应”有了明确的载体。

纪育明好人工作室积极打造“渔”你同行志愿服务项目,常态化开展邻里关怀、理论学习、富民增收等主题活动,推动形成了“一个好人带领一群好人”的标杆效应。他们积极建言献策、巡回宣讲,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他们率先垂范,跟随滨海好人志愿服务队奔赴一线,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大助力;他们在休渔期组织周边渔民参与海上应急演练、海上险情处置、海事安全宣讲等活动;他们带头参与文明创建、社会治理等工作,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做志愿服务,你的身心是很愉悦健康的。只要你迈出第一步,你就会停不下来。”纪育明说,这么多年来,志愿服务已是他的生活日常。秉着初心,滨海好人志愿服务队成为滨海新区文明实践的中坚力量,哪里有需要,志愿者就出现在哪里。“疫情防控期间,天天有人打电话给我说想做志愿者,想出一份力。”纪育明说到,“这说明我们的志愿服务得到了群众的认可,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加入到我们的行列。” 截至目前,团队有30余名志愿者。一个人照亮一条路,一群人温暖一座城,身边榜样引领文明风尚,汇聚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

在好人工作室的带动影响下,志愿服务队、好人群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实现由“小规模”向“大影响”、由“单一活动”向“多元项目”、由“临时突击”向“规划常态”转变的目标,形成了“社会关注、主动参与、星火燎原”的大格局。

一群好人,满城春风。好人工作室将充分发挥榜样引领示范作用,让服务继续延伸、让爱心持续接力、让道德不断传递,让“好人现象”变为“好人效应”,为加快建设“志愿之城  好人之乡”再增动力、再添魅力。(康传广 姚颖颖)

扫二维码关注服务号 扫二维码捐赠爱心款 扫二维码关注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