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典型 > 爱心个人 >

用坚忍撑起一个家

用坚忍撑起一个家
    记白甸镇朱于村四组袖珍女孙正秀的善举故事
 
     “生活是一条路,怎能没有坑坑洼洼;生活是一杯酒,饱含着人生酸甜苦辣。”江苏省海安县白甸镇朱于村四组袖珍女孙正秀用坚忍和执着验证了生活中走过的“一条路”和“一杯酒”。今年52岁的孙正秀,因为患有侏儒症,身高只有1.2米,体重29公斤,在和孙正秀的交流中,我们读懂了她的真诚、善良、阳光和坚忍,她用瘦小孱弱的身躯撑起了一个贫困的家。
 
命运多舛,身残志更坚
 
     1965年出生的孙正秀,也许投胎时就注定要历经磨难。母亲49岁年那年,也许是遗传基因作祟,或许是高龄产妇的缘故,在人们的惴惴不安中孙正秀来到人间。小时候的孙正秀并没有什么异常,娇小玲珑,人见人爱。7岁时,孙正秀被送到庄上的斜垛小学读书,当上学到了四年级的时候,身体出现了异常状况,经过上海瑞金等医院的专家会诊,她患上了侏儒症,患病后的孙正秀仍坚持上学读书,小学毕业后因为重病缠身不得不离开了学校。从此,一家人到处求医问药,一个庄稼汉的父亲发下了誓言,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治好女儿的病。从10岁到20岁这十年,孙正秀先后到上海医院去了八次,因为经常打针,小屁股简直打成了“筛子”,如今只要一碰针头,就会隆起大包。但是对于侏儒症这种疾病,医生也没有回天之力。人生最珍贵的发育期过去了,孙正秀没有长大,个头永远定格在1.20米。干不了重活,只能在家中养猪养羊,一年也只有几百元收入。但是命运好像故意捉弄孙正秀,她先后做过三次大手术,死里逃生。如今,人到中年百病缠身,患过肝炎、肝管结石、阑尾炎、眩晕症、关节炎、干眼症。然而此时的孙正秀,坚持用坚忍支撑这个家庭,2015年,丈夫施工时不慎从房上摔下,因受伤已经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母亲已经一百岁需要照料,两个女儿尚未成家,孙正秀勇敢坦然面对,她用孱弱的身躯爬过这道坎,用坚忍撑起了这个家。
 
含辛茹苦,浇灌姊妹花
 
    在孙正秀全家福上,有两个亭亭玉立的女儿,这是孙正秀唯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一对掌上明珠,母亲的两件贴身小棉袄。
    时光倒流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比孙正秀年长23岁的姐姐出嫁了,父母年纪大了,家中需要人继承香火,经人介绍本镇丁华村的夏爱平走进这个家庭,当上了上门女婿,夏爱平弟兄三人,家中排行老大,因为家境贫寒,没有一技之长,人也老实本分,年近三十婚姻始终没有着落,后来有人撮合才到孙家。夏爱平到了孙家以后,成为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分田到户后,农闲时到建筑工程队做壮工养家糊口,农忙时回家干农活。
    按理说,侏儒症患者生孩子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结婚三年之后,经过调理孙正秀终于怀上了,这对孙正秀来说是又惊又喜,到了后期因为怀孕月份大,她只能坐在床上,因为个子小,眼睛看不到脚面,经常摔得鼻青脸肿,尽管如此,女儿出生安然无恙,不能不说这是个奇迹。大女儿在东台人民医院剖腹产,体重5.8斤,五年以后,孙正秀按政策批准生二孩,二女儿在瓦甸医院剖腹产,体重6斤,都是正常婴儿的体重,而且后天发育一切正常,上帝终于为孙正秀家庭打开了一扇门。
    两个女儿到了上学读书的年龄,因孙家距离学校有四公里路程,孙正秀不放心,好心的老师将宿舍借给她,孙正秀到学校伴读,母女三人相依为命,孙正秀只能保证两个女儿能吃上粗茶淡饭,热汤热水。
    后来,大女儿上初中,二女儿上小学,孙正秀除陪伴女儿外,空余时间,到乡镇铜材厂捡铜片,到电光源厂检测灯泡,到扎绸厂扎绸,只要能赚钱,哪怕是五块十块,孙正秀总是起早贪黑,从不放弃,为女儿上学不辞劳苦地奔波。
    2002年春节是孙正秀家中最困难的时候,村里照顾她五十元钱置办年货。到了大年初一中午,家中已经没菜下锅。此时,孙正秀不巧阑尾炎手术,母亲称了一斤排骨,炖汤给女儿补养,孙女儿悄悄对母亲说:“妈妈,我不吃排骨,我只想喝口汤”。
床前尽孝,照料百岁母
 
    一个重病缠身的人,本来需要人来照顾,但是孙正秀没有这个福分,大姐75岁了,远在外乡,身体不好。母亲的饮食起居全由孙正秀操劳,去年老太因为白内障摔了一跤,身体不能动弹,手术之后,眼睛有了些许光线。老人家已经一百岁,患有脑萎缩,每天扩血管的药需要十几元,这是不小的开支,好在孙正秀在江苏中矿公司找到一份保洁工作,厂里的人对她都很照顾,来去自由。有了稳定收入,孙正秀心情好了许多。大女儿初中毕业后出去打工,后来拿到了自考大专文凭,二女儿职中财会专业毕业,后来一起到昆山发展,这个家庭从此有了转机。如今,孙正秀也学会玩起了微信,用户名是“如意”,头像是一朵硕大的红玫瑰,相册里有她的几张自拍照,像一个可爱的小公主。
    孙正秀的母亲今年100岁,年轻时曾经被还乡团抓去做过苦工,死里逃生。经历了一个世纪人生的风风雨雨。孙正秀张罗着要为老母亲做一个祝寿庆典,远在上海、大丰的本家亲戚知道情况后前来祝寿,因为她家中困难,在老太生日当天,亲戚们诚邀孙正秀一家到瓦甸饭店举行祝寿宴,被孙正秀婉言谢绝了。12月17日,远在江苏大丰的二爹带了礼仪乐队,上海的亲属送来了贺礼,两个孙女为奶奶置办了两套新装,民政部门和镇村干部到场祝寿。中午时分,百岁老寿星披红挂彩。顿时家中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家中充满了久违的喜庆氛围。
    孙正秀,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病魔缠身的家庭主妇,用自己的坚忍、慈爱和善人善举书写着精彩的人生,为我们的社会竖起了巍峨的道德丰碑。(韦荣奎 裴桂荣)
扫二维码关注服务号 扫二维码捐赠爱心款 扫二维码关注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