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典型 > 爱心个人 >

​大爱让生命之树常青

大爱让生命之树常青
 ——介绍白甸镇邹冯村退伍军人李德如的慈善故事
 
    “过日子不可能永远顺风顺水,遇到困难,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想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说这一席话的是家住白甸镇邹冯村1组的李德如。已经年过六旬的李德如能干活会赚钱,他当过炮兵,精通无线电通讯技术,退伍回乡后自主创业,开了一家修车铺,诚信为百姓服务。近年来,李德如改行干起了个体运输,生活总算有了起色。李德如,当兵是一个好兵,退伍后是一个创业能人,同时也是也是一个传递好家风、做好事善事的热心人,他永葆军人本色,多次见义勇为,在当地无人不知,无人不夸。

敢于担当,照顾重症儿媳
 
       一次偶然的变故,使这个家庭面临崩溃的边缘。2011年7月,在昆山锦溪镇无线电厂务工的儿媳妇王层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症肌无力,刚开始眼皮睁不开,胳膊抬不起来,走不了路,吃饭都咽不下去,喝水也会被呛着,当地医院无法诊断这种病。李德如视儿媳为亲生女儿,带王层去多家医院检查,辗转到上海华山医院确诊,这是一种免疫力变异导致的疑难杂症,后在上海解放军85医院做了胸腺瘤手术,住院治疗一个多月,医疗费最多一天达到1万元,花去家中全部积蓄。经过专家的治疗,王层总算有所缓解,但后续治疗任重道远,花费巨大,尽管如此李德如夫妇还是毫无怨言地照顾着儿媳妇,帮助儿媳求医问药。
      2013年6月8日这一天,正是农村大忙时节,半夜时分,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此时王层的病又发了,劳累了一天刚刚躺下的李德如急忙起床,让老伴陆忠芳在家陪孙女,他向邻居借了一辆带车篷的电动三轮车,赶紧将儿媳送去医院抢救。李德如带着儿媳先到村卫生室,后到瓦甸医院,最后赶到墩头中心医院,将75公斤重的儿媳从一楼背到三楼,恰巧遇到了对重症肌无力治疗有研究的谢院长,请求谢院长帮助治疗儿媳妇的病,谢院长通过电话向上海专家咨询有效的治疗方法,经过一昼夜的折腾,总算将王层从鬼门关拉了回来,躲过了死亡这一劫。
       王层生病七年来,李德如一家常年奔波在求医问药的路途上,当时家里已经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负债30多万。为维持王层的生命,李德如到处借钱,有人劝他说“这病看不好,到时候人财两空,你们日子怎么过啊?”李德如却说:“她既然嫁给了我的儿子,她就是我家的孩子,我们不能撇手不管,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我们全家都不会放弃,钱没了可以再挣,但孙女可不能没有妈妈。”有着军人血性的李德如非常动情地说。
      为了家庭的生计,儿子在外打拼,照顾饮食起居的任务全落在婆婆陆忠芳身上。生病后的王层,每天要吃五六次药,一次十几片,每天的药费就是30多元。王层由于使用激素药比较多,体重激增,大小便失禁,衣服脏了总是婆婆拿去清洗,王层多次进入濒死的状态,总是李德如夫妻及时帮她抢救让她起死回生。为了治好儿媳的病,在朋友的资助下,李德如购置了一辆农用车,跑起了运输。人虽然苦了一点,但看着日渐减少的债务和孙女放学回家后高兴地叫一声“妈妈”,李德如一家心里感到十分欣慰。


见义勇为,救人不图回报
 
      李德如在家尊老爱幼,在外也是古道热肠。前些年,本镇丁华村的一位老太在瓦甸村下桥时不慎摔倒,李德如恰巧路过,在路人不敢搀扶的状况下,他将老太送到医院治疗。一年以后,李德如到丁华村去办事,偶然遇到了曾经被自己救过的老太太,老太太千恩万谢,激动得热泪盈眶。李德如舍己救人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受到乡邻的夸赞。
      2016年10月16日下午,瓦甸村11组的王永珠老太撑着小船在自家屋后河里翻菱,可能是由于在船上时间长了的缘故,加上老太有低血压,头有点晕,穿着拖鞋的脚一滑,“噗通”一声掉进了河里。虽然老太自己会游泳,但身体被周围菱藤给死死缠住了,使劲地拍打都无济于事。 这时,负责这条河保洁任务的李德如,正准备去河里打捞水草,小船刚撑起不久,就看见几十米远处河里泛着水花,当时他在纳闷,这会儿河里不会有条大鱼吧,李德如凭着好奇心把船划过去一看:“不对,是有人落水了!”他急忙大声呼救:“救命啊,有人落水了!”河两边的邻居听见呼救声,纷纷跑了出来,但在家的基本都是老弱妇孺,没有一人敢下河救人。
      当时王永珠已经命悬一线,在水中无力地扑腾着,只有头发飘在水面上,看不清脸部。因为水面上覆盖着厚厚一层菱蓬,李德如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船撑到了王永珠落水处,一手抓住王永珠的衣服,一手撑着篙子,使劲地把人往船上拉,花了好大力气才把王永珠拉上了船,李德如这时浑身无力在船上喘了好久才缓过神来。
      幸亏施救及时,王永珠呛了一些水,生命并没有大碍。事后,王永珠半开玩笑地说,如果不是老李相救,我已经躺在冰棺里了。李德如笑着对王永珠说:“世间哪有见死不救的道理,我救人不图回报,只是在良心上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社会。”
      李德如,一个普通的老兵,他用军人的血性谱写着生命的乐章,为我们的社会积蓄了大爱的正能量,大爱让生命之树常青。(韦荣奎 裴桂荣)

扫二维码关注服务号 扫二维码捐赠爱心款 扫二维码关注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