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典型 > 慈善故事 >

恤瞽堂与盲哑学校

恤瞽堂与盲哑学校

每年的10月15日是“国际盲人节(White Cane Safety Day)”,这是1984年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德召开的世界盲人联盟成立大会上确定的。“国际盲人节”的确定,使盲人在国际上有了自己的节日。在这之前,盲人节没有固定的日子,一些欧洲国家的盲人们经常在秋天举行各类文体活动,并把这项活动的纪念日称为“白手杖节”。1989年9月18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每年的国际盲人节时,由省(市)、自治区盲人协会出面,业务部门协助,结合当地情况,举行适当的庆祝活动,以活跃盲人的生活,体现国家和社会对盲人的关怀。国家保障盲人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促进盲人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关怀老弱病残,在南通(旧称通州)地区有着悠久的传统。早在清同治年间,通州属地如皋就建有恤瞽堂。民国4年(1915),清末状元张謇在南通设立了盲哑师范学校传习所。

瞽,眼瞎之义。清同治八年(1869),如皋士绅程翥、马锦繁、朱煦和、徐文达、邵玉成、范循名等对城乡眼瞎者极为同情,他们集资创办了如皋恤瞽堂。恤瞽堂设在如皋城高家巷口,门朝西。专门收养城乡贫苦盲人,按月发给生活费。恤瞽堂,百姓习惯称之为“瞎子堂”。光绪年间,由居住在城里八字巷的丛实生负责管理。丛实生是位忠厚老实的长者,对盲人照顾细心周到,深受盲人尊敬。丛死后,盲人悲悼哭泣。民国19年(1930),如皋残废院成立,盲人由残废院赡养。恤瞽堂撤销。解放后,救济院在其原址处设煤球加工场,后发展为如皋煤球厂。(参见《解放前如城的社会慈善机构》一文,作者:周思璋,原文载《如皋文史》第六册)

晚清时期,我国境内已有“盲哑学校”,但都是外国传教士创办,张謇决定改变这一状况。民国4年(1915),张謇在南通设立盲哑师范学校传习所,许多开明士绅纷纷支持。传习所首期招师范生王秉衡、顾宏引等9人,学制一年。民国5年,在南通狼山东北麓残废院的西侧,辟地6亩,建立盲哑学校。《南通盲哑学校暂行简章》总则曰:“本校以造就盲哑使具有普通之学问、实业之技能及日用操作之知识,使能自立谋生为宗旨。”学校分设盲、哑二科。盲科主要开设:盲字、算术、国文、音乐、修身、唱歌、卫生、摩字、历史、地理、手工、体操等课程;哑科主要开设:手语、音学、官话、国文、图画、习字、农工、卫生、修身、历史、算术、地理、游戏等课程。当时入学者,盲生、哑生各4人。至民国22年,该校已毕业四班,时在校学生44人,盲科18人,哑科26人。为了学生实业技能的提高,学校在教学中还增加了珠算、柳藤编织、工艺雕刻等课程,在校园中开辟土地,种植瓜果蔬菜,教授园艺,并组织学生“奏艺于公园剧场”。丰富多样的课程及活动让学生们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技能,毕业离校后能够“作工自养,为社会创造财富”。时至抗日战争时期,盲哑学校一度受战争影响而被迫停办。抗战胜利后,盲哑学校恢复,至解放前夕,盲科仅有男生2人,哑科女生2人、男生18人。程太和

(参考资料:[1] 2000年12月第1版《南通市志(下册)》第1825页;[2] 人民政协网《南通狼山盲哑学校》一文,作者:刘思琪)

扫二维码关注服务号 扫二维码捐赠爱心款 扫二维码关注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