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 慈善要闻 >

压岁钱做公益!南通娃新年的第一堂慈善课

压岁钱做公益!南通娃新年的第一堂慈善课

正月初九一大早,爱心市民戴秉钧就带着自己的儿子戴家欣和两个孙子戴政轩、戴政韬祖孙三代四人一起来到南通市慈善总会,表示想让两个孙子了解公益、参与慈善,捐赠一部分压岁钱,为有需要的人奉献一份爱心。


 

戴秉钧退休前在机关工作,退休后发挥余热,在西南营文史研究室从事西南营的文化保护和研究工作。他一直是个热心肠的人,每当看到身边有困难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帮一把。去年甘肃地震后,他组织文史研究室的同事们一起爱心义卖,并将义卖所得的8070元全部捐赠给灾区,用于支持灾区重建。

“能为处在困境中的人贡献一份力量,我很开心也很自豪。我就想让两个孩子从小也能在心中种下爱的种子,温暖他人,快乐自己。所以春节前,我就向他们提议捐出压岁钱,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没想到他们俩立刻就同意了。”说到两个孙子,戴秉钧十分开心,“这不马上要开学了,我就赶紧带他们过来了……”



 

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戴秉钧一家,并建议他们可以设立一个自己命名的小额慈善冠名基金,不仅能够储蓄爱心,还能够定向救助,共同见证善款使用,体验慈善快乐。这个建议得到戴政轩、戴政韬的一致赞同,哥儿俩经过商量,决定捐赠2300元压岁钱,共同设立“hand in hand(手拉手)”慈善基金,用于资助品学兼优的困难学子。随后,哥哥戴政轩掏出崭新的红包,将叠得整整齐齐的钱,郑重地交到工作人员手中,并在基金协议书上签上名字,弟弟戴政韬才上大班,也一笔一画地写上自己的大名。


 

“2300元钱对大人来说,也许不算特别多。但对哥儿俩,还是一笔巨款,没有想到他们会捐出这么多,很意外但更惊喜。”戴秉钧的儿子戴家欣看着哥儿俩郑重其事地模样十分欣慰,他说:“我的父亲从小就教育我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所以我希望我的儿子也能传承爷爷的慈善家风,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令人欣喜的是,当天下午刚上班没多久,南通日报社记者徐爱银带着女儿许乐琦、黄艳鸣带着儿子顾昱淳一起来到市慈善总会,两个小朋友一人拿着一个大红包,进门就把红包往工作人员手上塞。“过年了,两个孩子都收到不少压岁钱,我们就告诉他们,还有很多小朋友因为家庭困难,别说红包、新衣服了,有的连上学的钱都没有。两个小孩一听,都想出把力,为困境中的小朋友做一点点事情。所以就来市慈善总会,准备设立一个小额慈善冠名基金,把新年收到的祝福红包捐出去,也把这份福气传递给更多的小朋友……”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接过红包,仔细清点了钱款,与两个小朋友分别签订了“乐琦爱心基金”和“昱淳爱心基金”协议书……


 

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夏丽梅为孩子们颁发了捐赠证书,并向孩子及家长致以诚挚的谢意。她表示,慈善不分大小,人人皆可为之。市慈善总会推出的小额慈善冠名基金,个人1000元起,即可在市慈善总会设立一个专属于自己的慈善基金。与传统爱心捐赠相比,“小额慈善冠名基金”具备四大优势:一是使用自主灵活。在确保公益性前提下,捐赠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救助项目,定名、定额、定期、定向开展慈善活动;二是享受税收优惠。市慈善总会如实为慈善冠名基金善款开具捐赠专用发票,捐赠人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三是管理阳光规范。市慈善总会为每一个慈善冠名基金单列财务科目,专款专用,定期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同时每年向捐赠人出具年度使用明细,接受审计;四是提升慈善成效。有了慈善冠名基金,好事善事件件有记录有档案,有利于化零为整、滴水聚海,让爱心伴随孩子共同成长。目前,市慈善总会共设有小额慈善冠名基金89个,基金总金额228.7万元。

 

扫二维码关注服务号 扫二维码捐赠爱心款 扫二维码关注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