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 基层动态 >

跟着宏燕益起读 慈善文化进校园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不仅要有各种各样的知识、技能、文化积淀,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善良的心,有向上向善的正能量。近日,中国好人、全国最美志愿者刘宏燕先后走进海安市南屏幼儿园、南通理工学院,向学生赠送《慈善读本》,一起朗读《习近平讲故事》,弘扬慈善精神,传承慈善文化,努力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培植慈善理念,营造良好的慈善社会氛围。

刘宏燕是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慈善志愿者,她本是黑龙江省人,当初为了支持贫困家庭,远嫁海安,用自己无私的大爱,抚养了两位继子长大成人,先后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刘宏燕一生做了许多好事,先后被评为“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最美志愿者”、“江苏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等30多个荣誉称号,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慈善公益路上的标杆。

在南屏幼儿园,刘宏燕运用讲故事的方法,给小朋友们宣讲慈善文化。一位小女孩举手询问:我们怎样帮助有困难的人呢?《慈善读本》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一位母亲的单位发起“冬季捐寒衣”活动,晚上,六岁的女儿问:“这些衣服捐给谁?”母亲说:“捐给穷人。”“为什么?”“他们没有寒衣,过不了冬。”女儿点点头。一会儿,她拿来一件小棉袄,一条围巾,一顶帽子,说要捐出去。然后又一把拉下爸爸的帽子说:“爸爸,求您了,把这顶帽子也送给穷人吧!”

简短的小故事,告诉了小朋友们这样一个普通的道理:慈善,可以是一条毛巾、一顶帽子。慈善不一定要财大气粗,它可以是陪老人聊聊天、拉拉家常,真诚地祝愿他们身体健康,这也是一种慈善。尽微薄之力去帮助别人刘宏燕亲切的话语,像一盏明灯,点亮了小孩子的幼小的心灵。

在南通理工学院,刘宏燕同实践部软件2303班学生一起学习《慈善读本》,了解和认识慈善与责任、爱与尊重、助人与分享、爱与力量等富有社会价值的慈善主题。并一起阅读《习近平讲故事》,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慈善史,领悟慈善助人的最高境界。最后,刘宏燕与大家一起合诵毛主席诗词《七律·长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跟着宏燕益起读,慈善文化进校园,不仅拓宽了慈善志愿者活动的范围,丰富了慈善事业的社会内涵,还为青少年儿童成长提供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他们心灵中播下善与爱的种子。(华国 丁娟)

扫二维码关注服务号 扫二维码捐赠爱心款 扫二维码关注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