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 为善霞满天
莫道桑榆晚 为善霞满天
——记海安市向善艺术团
在具有五千年青墩文明史的江苏海安市,活跃着一支由20多名银发老人组成的民间文艺团体——海安市向善艺术团。他们走街串巷,搭台演出,开展慈善公益宣传。凭借富有时代气息、接地气、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唱响海安慈善的主旋律。营造全民慈善的氛围,助推海安慈善事业的大力发展,谱写大美海安的新篇章。
在慈善的旗帜下完美融合
海安市向善艺术团是海安市慈善总会和海安市老年人体育协会结缘合作的产物。海安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在江苏省很有知名度,早在2016年就被评为中国社会组织5A级优秀社团。协会辖下有一个健身团队,经常受邀到外地参加文体比赛,仅海安健身花鼓这一节目,就捧回几十个大奖。一个偶然的机会,海安市慈善总会和海安市老年体协负责人坐在一起看演出,他们话投机,兴趣浓:一个要将老年体协工作融入基层,服务大众;一个想借文体的形式寓教于乐,宣传慈善理念。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在健身团队的基础上组建一个慈善文艺团体,做到慈善宣传和老年体育工作协同发展。这真是一举两得、互惠共赢的好事。由此,海安向市善艺术团就应运而生了。
向善艺术团成立伊始,慈善总会和老年体协双方明确分工,由慈善总会提供慈善资料和节目素材,协助创作慈善文艺节目。老年体协负责招募演员,组织排练。闻讯海安要建向善艺术团,一批热心公益具有文艺特长的老年人,踊跃报名。退休的干部、教师、医生、工人、乡镇文化站长,他们都在慈善的呼唤下,走进了这个老年文艺团体。要说这慈善的力量还真大,建团后一个多月,就整合出一台慈善专题文艺节目。2013年开春,在当时的县城中心新世纪广场登台亮相。
在公益的舞台上演绎大爱
向善艺术团最大的特色就是能紧贴形势,相时而动。他们往往会根据社会态势和慈善部门的宣传要求及时编排节目,常换常新。2013年,海安人大常委会确定每年的5月12日为“海安慈善日”。这个重大举措在海安慈善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配合慈善日启动仪式,艺术团围绕“倡导全民慈善,关爱弱势群体”这一主题,编排了有相声、小品、歌舞、说唱等形式的文艺节目,于当年的5月12日举办名为“慈善之光”的大型文艺晚会。演出非常成功,社会各界代表和周边群众一千多人参加,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从这年起,慈善总会、教育局、卫健委、高新区、开发区等部门都委托这个团体,举办“慈善一日捐”专场文艺演出。2015年海安将推进村居慈善工作站列入政府民生实事工程,将慈善组织向基层延伸,让更多的老百姓感受家门口的慈善温暖。这一惠民举措,为艺术团提供了丰富的创作元素。全团上下拧成一股绳,排练了说唱《慈善鼓谣》、小品《轮椅上的爱心》、歌舞《慈善花开满园春》等十几个节目。电视台将演出进行现场直播。慈善总会将演出视频制作光盘发给所有的村居,为建立慈善工作站宣传造势。全县上下掀起一股知善、向善、行善的热潮。一年以后,海安就实现了慈善组织在村居的全覆盖。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颁布,艺术团闻风而动,创作了说唱《万众欢呼慈善法》、方言快板《四个老汉话慈善》、诗朗诵《我们漫步在慈善文化广场》等节目,并于当年9月5日首届中华慈善日进行专场演出,让大家在接受文艺熏陶的同时,感受和领悟慈善的深刻内涵和人文价值。从而把做慈善当成人生一场约定,一项义务,一种社会担当。2022年海安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海安市建设慈善之城的实施意见》,向善艺术团立马行动,集中精力投入慈善之城创建的宣传工作之中,排演了不少新颖的慈善节目,在全市各区镇演出。大舞台演绎大爱戏,为创建慈善之城鼓与呼。动员引导社会各界关心慈善、支持慈善、参与慈善,向善艺术团为创建海安慈善之城演出近百场次。
在道德的积累中圆人生之梦
慈善是道德的积累。十多年来,海安市向善艺术团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追求的就是这种高尚的道德境界。向善艺术团是由清一色的花甲老人组成,每家都有不少的家务事,还经常受到小病小灾的困扰,有时还有来自社会上对他们不理解的闲言。对于这一切,演员们都不为之所动,坚持长年累月活跃在慈善宣传舞台上。做到如此地步,真让人敬佩。
谁都知道,文艺团体不好带。特别是没有报酬的老年团队,人老事多,情况复杂,弄不好就会解体。向善艺术团的几个领导就不信这个邪,硬是把这个团体带得有模有样、有声有色。团长王燕部门干部出身。她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团里的排练演出安排得井井有条,全团人员对她十分佩服。副团长陈其稳教师出身,已是八十岁高龄,被誉为慈善舞台上的一棵不老松。他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在不少节目中都担任主角。副团长王祖贻军人出身,由于在部队训练中落下了伤根,经常疼痛难熬,从没离开舞台半步。女演员陈元琴是个说、唱、舞俱佳的演员,她经营两家店铺,忙得不可开交。但她舍小家、顾大局,坚持排练参加每场演出,从不含糊。男演员吴龙生在一次演出中,临上台前接到家人电话,说母亲病故。他嘱咐家人用被子将老人盖好,演出一结束赶快回去处理丧事。事后有人问起此事,他说,救场如救火,为了保证慈善宣传演出,当时我只能这样做。
有人说,好节目就是一个剧团的生命,好节目又来自好脚本。教师出身的任吉祥就是节目创作人之一。为了创作好的节目,他阅读了大量慈善资料,采访了很多慈善典型。经常挑灯夜战,构思框架,殚精竭虑,创作不同形式、拨动人心的节目。向善艺术团的演员都心存大爱,做善人、行义举,把慈善宣传工作视若生命。莫道桑榆晚,为善霞满天。这些老人深信慈善就是道德的积累,他们就是要在道德的积累中圆好人生之梦。有付出就有回报,近年来领导和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赋予他们许多精神上的关爱。向善艺术团也多次被市委宣传部、慈善总会评为先进集体,不少演员被评为先进个人。向善艺术团多次被市民政部门和文化部门评为优秀社会组织,不少报刊都登载过他们的事迹。(海慈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