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海安贫民工厂
上世纪20年代初,曾任江苏民政长的韩国钧,为兴办地方实业,曾倡议建立海安纱厂。但海安地方士绅认为,海安偏安一隅,既缺少原材料棉花来源,又缺乏销售市场(此时,南通大生纱厂产品滞销,已出现严重的资金短缺),经营纱厂难以维持长久。纱厂遂有议而无成,韩引为憾事。
民国11年(1922年)6月,韩国钧再任江苏省长。海安有识之士陆省吾向韩建议:大实业难成,莫如小工厂易办。小厂若成,亦能收容部分城市贫民,使他们得以就业,有工可做,便可有饭可吃,有衣可穿。韩遂毅然赞许。于是由陆省吾召集,经一年多的筹备,在民国12年(1923年)办起了海安贫民工厂。贫民工厂以马勤业捐送杨家桥(今团结桥)西北数亩地皮作为厂基,修筑出入之路,砌了20多间工棚房与附属用房,购置一批生产工具,初期招收徒工五六十人,后又招收四五十人到厂学艺。艺分竹器、木器、藤器、雕刻、皮革、织布、缝纫、刺绣等。聘熊伯新为经理,管冶村为襄理;雇用景耀明、李石生、施耀堂等人为职员。景耀明任会计,其妻精通刺绣,由其妻教授女工学习绣花。男工有的上机织布,有的制作竹、木、藤器等家具。贫民工厂开业,解决了部分贫民生机问题。当时地方上一些富裕者也看好此厂,有的为工厂添资,也有的捐送少数田产,一时热气腾腾,生机勃勃,各界人士无不寄予厚望。也有些有头有面的人物趁机挂名支薪。工厂刚刚兴办,两个经理也没多少管理经验,可以说是既无规章制度,也有生产供销计划,更无开支预算,工人只是每天上班、下班,到时拿钱,听之任之。结果工厂整天是糊里糊涂生产,产品销路呆滞,人员工资和各项费用全靠镇上几家钱庄贷款过日。日久债台高筑,严重的资不抵债。到民国20年(1931年)秋,江淮大水成灾,房屋大片倒塌,田庐淹没不计其数。受灾害影响,工商业凋弊,金融业受重创。各钱庄纷纷收缩贷款,追索欠款。此时熊伯新虽已身故,但因熊原任经理,且家庭殷实,在各家钱庄均有不少存款,于是这几家钱庄采用“捉生替死”的办法,扣除熊家私人存款,将贫民工厂欠款全部收回。贫民工厂别无抵押,只有将几户捐送的田产交熊家收租逐年填还。由此,创办10多年的贫民工厂于民国25年(1936年)宣告歇业,后由韩小石、王伯康等人处理遣散员工等善后事宜。(程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