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的“八堂两院”
如皋的“八堂两院”
自宋代起,如皋就有居养院、安济坊等机构。清代至民初如皋的慈善事业发展较快,如育婴堂(本人在《百年前南通地区的育婴堂》一文中曾作介绍)、育德堂、恤瞽堂、留养堂、继善堂、敬节堂、同仁堂、一善堂、普济堂、养济院、残废院等,它们多为地方士绅倡办。这些慈善机构,虽然面临僧多粥少的局面,但对处于苦难深渊中的老弱病残者,从中获得一些救济,于生计亦不无小补。
[育德堂]清道光元年(1821)如皋设立育德堂,堂址在范家桥西灵威观内。初仅施送医药,冬天放粥。咸丰七年(1857)绅士石崇高、顾元勋等禀报知县上官夔(陕西乾州人,咸丰六年任如皋知县),获准劝募资格。同治二年(1863)董事康焘禀请仿照继善堂章程,增加助葬、施棺、收埋无主尸体。经费来源全靠募捐。收到捐款或捐米,由经手人随时登簿,并用二尺多长的黄纸条,书写善士姓名和捐助数目,张贴于灵威观大门外墙上。如有人不愿意公布姓名,则写“无名氏”捐助。辛亥革命后,担任育德堂的董事有沙元炳(字健庵)、祝荫中、钱莲塘、董海观、董焕章等。如城沦陷时期由马继之、董子厚等负责。驻堂医生有黄星楼、吴慕陶、严昌庭等。
贫苦居民生病,由保正(后来由保长、甲长)证明,到育德堂免费诊病,凭坐堂医生处方加盖育德堂章,向城里的诸葛实裕、广生德、永懋慎三家国药店取药。药款一部分由三家药店赠送,一部分由沙、祝等姓富户和定慧寺捐助。贫苦居民死亡无钱埋葬者,亦由保正证明,经堂董批准,发给字条向木行领付薄棺一口,并酌给埋葬费用。木行凭条按最低价格向育德堂结算。贫苦人家生育孩子经证明获准,可以领取少量补助。每年自冬至后开始到次年清明前后放粥。事先由董事会同商会会长出面,向当铺、钱庄、大商号和殷实富户募捐,购买米草。在煮粥发放期间,远近贫苦民众纷纷赶来,扶老怀幼,大口每人可得一铜勺,小口每人半勺,聊充饥肠。
[恤瞽堂]瞽,眼瞎之义。同治八年(1869)程翥、马锦繁、朱煦和、徐文达、邵玉成、范循名等集资创办如皋恤瞽堂,设在如皋高家巷口,门朝西。专门收养贫苦盲人,按月发给生活费,故俗称为“瞎子堂”。光绪年间,由居住在八字巷的丛实生负责管理。丛实生是位忠厚老实的长者,对盲人照顾细心周到,深受盲人尊敬。丛死后,盲人悲悼哭泣。民国19年(1930),如皋残废院成立,盲人由残废院赡养。恤瞽堂撤销。解放后,救济院在其原址处设煤球加工场,后发展为如皋煤球厂。
[留养堂]道光二年(1822)洪云昆、黄康安、沈春阳、石岳峰等募捐创建如皋留养堂。原设在广福寺后,收养鳏寡老人40余人。其后陆续用捐款购置田产。有丁继光、丁斗光二人捐银2000两充作经费。清末,移至百岁巷内。北伐后,专门收养男性贫苦无依靠者。
[继善堂]道光十一年(1831)绅士黄奇等偕同葛葵原等向城乡富户募捐,仿照苏州、江宁等地善堂章程创办,专门收埋无主尸体。道光十四年(1834)在范家桥西购瓦房35间半,改建成继善堂。此后接受和购买田地673.25亩,年收租钱257460文,银63两2钱,大洋42.5元,小麦、黄豆6石;房租7200文。另有7亩田地与佃户分成。光绪年间停办。宣统元年(1909)就其址设立乙种商业学校。
[敬节堂]道光二十年(1840)顾嵩寿、李新乔、祝亭立、吴新畲、孙廷赞、朱齐贤、黄钟岳等兴办,赡养贫苦孀妇,按月发给生活费。咸丰十一年(1861)购买武定桥西北尾西侧房屋一所,与洒扫局同设于此。辛亥革命后停办。
[同仁堂]先是由顾德也、邱鹤峰、冯旭光、姚垠等创办,月收零捐,办理施棺、放粥,没有固定场所。后由万登山、沈金辂、顾云台、邱应钟等续办,用余款购置田产。嘉庆二十一年(1816)购买南李家巷房屋一所,所为同仁堂的固定堂址。光绪年间停办。原址曾改为兴仁小学堂。
[一善堂]道光年间建于东门薛家池(即薛家潭)西。由海门县籍居民李新源、李新魁、李新乔、李新泉,本籍冒秉善、冒秉礼、孙鹏万、朱敷文、熊程万、李京周、王鸿、杜慎斋、刘建轩、黄湖、孙廷赞等捐助,办理施棺。清末停办。
[普济堂]在北门外小船帮,面向贫苦民众施粥。清道光十年(1830)已倾倒残缺。知县冯恩澄(浙江山阴人)饬令整顿修葺,计修大门3间,二门5间,厅堂3间,观音殿3间,南北群房32间半。道光末年又迭遭暴雨,部分房屋倾圮。清末停办。
[养济院]在关帝庙西隔壁,门上有“庇寒堂”三字。赡养贫苦残疾人和老人,俗称“孤贫院”(如皋民间有歇后语:“孤贫院的土地佬儿——穷神”一说)。明嘉靖年间建,草房和瓦房29间。清道光十二年(1832)知县范仕义(云南保山人)主持修葺。同治三年(1864)继续修葺。时有孤贫男、妇百余人。民国18年(1929)如皋救济院成立后,归属救济院管理。专门赡养老年贫苦妇女。
[残废院]在东门外原耀如电灯公司附近。民国19年(1930)县救济院院长沙元榘(字士度)兴办。收养贫苦残疾人。残废院主任项本源(字子清)是清末秀才,曾留学日本,回国后任如皋师范教师。晚年茹素念佛,常年食宿在院内,自奉俭薄,所得薪水大多用于补助残疾人。民国25年(1936)项病故。继任者为谢宝森。同时在残废院内新办了盲哑学校和游民感化所。不久,日军侵占如城,盲哑学校停办。游民感化所迁到北门玉皇殿。仅存残废院,时收养残疾人90人左右。后残废院并入育婴堂内。(程太和)